10 月 22 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举行了雪豹保护成果的新闻发布会,宣布他们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一系列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自 2017 年以来,中国林科院祁连山国家公园已经启动了的雪豹等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项目,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粪便样品进行分析,成功识别出了44只雪豹个体。在2022年,雪豹专项调查完成了青海片区个体识别工作,其中包括63只来自祁连山,119只来自天峻,以及24只来自门源。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还进行了雪豹卫星追踪项目,共对5只雪豹佩戴了卫星跟踪项圈。今年3月,通过整合2017年至2022年的调查数据,并利用空间标志重捕模型(SCR),科研人员估算出了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和密度,并形成了一份科学报告。最优模型的估算结果显示,青海片区的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95%的置信区间为171-369只。雪豹作为高山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物种,是气候变化和水资源安全的指示物种。雪豹种群的长期存在和稳定繁育,生动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功能质量的健康与否。雪豹的保护成效直接关系到高原-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这次发布会彰显出了青海祁连山国家公园在雪豹保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各项科研项目的实施,他们成功识别出了44只雪豹个体,有效提供了雪豹种群的数量基础。此外,还借助卫星追踪技术,实时掌握着5只雪豹的动态信息。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为雪豹保护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通过整合多年的调查数据和应用空间标志重捕模型,科研人员成功估算出了青海片区雪豹种群的数量和密度。这项研究结果显示,青海片区当前雪豹种群数量为251只。这一结果将为青海片区的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参考,也为未来的雪豹保护工作制定了方向。
雪豹作为高山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物种,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青海片区的雪豹种群数量与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直接相关。因此,青海祁连山国家公园将继续加大对雪豹的保护力度,增强对其栖息地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雪豹种群的长期存在和稳定繁育,为高原-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做出贡献。
雪豹是我国的国宝之一,也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珍稀物种。青海祁连山国家公园在雪豹保护方面的成果令人瞩目,为我们保护野生动物提供了宝贵经验。保护雪豹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共同为雪豹的保护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