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约车司机要求乘客付空返费现象受到关注。《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随机采访北京、广东、浙江等地机场、高铁站的数十位乘客发现,不少人在上车前后被司机要求支付空返费、返程费。打网约车应不应该付空返费?从乘客角度看,白白多交一笔钱肯定不乐意。从司机角度看,返程无收入算上油费、高速费等可能导致亏本。如果乘客不愿出空返费,可能导致难打车。目前大多数的约车平台的规定是 ” 在规划路线中产生的过桥、过路、高速费等部分情况下司机可以合理收取附加费 “,合理附加费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示例场景,如遇其他场景,请与司机沟通协商,使用其他方式进行支付。也就是说,大部分平台不排斥司机和乘客协商是否付空返费,但也有平台明令禁止司机加价议价行为。收不收空返费,平台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因为法律规定网约车运价采取市场调节价,由平台即经营主体负责定价。空返是否造成司机损失,平台对于时间、公里、返回有没有搭客等数据了如指掌,一算即知。目前,平台看似把空返费议价权交给司机,实则不便于规范运营,比如司机开价高低不同,也有司机不善于向乘客协商收取空返费,这样造成了司机本身不公平竞争,乘客的体验感也不好。平台可以收,但目前并未有一家直接要收空返费,因为这笔费用涉及司机、乘客、平台三方利益的结构性矛盾,怎么收都会有人不满意。假设空返造成损失的临界点是可知的,多交了空返费的乘客心有不甘,少交或没交这笔费用也会让司机心生怨怼,平台即使算清楚了,也会让本来就想在消费边缘地带占点便宜的一方不爽。平台不直接收空返费,也可以借助平台优势,利用大数据进一步保障司乘权益。比如,对于 ” 空返 ” 概率大、收益小的派单和收益较大的派单做一个平衡,贴补一下司机的亏损;或在有可能导致 ” 空返 ” 的订单做出提示,让乘客有机会通过打赏功能额外补贴司机 …… 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网约车市场的监管,制定更公平、合理的收费规则,推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现代快报 + 评论员 荼白(校对 李凯波 编辑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