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报道,国际金融论坛(IFF)2023年会于近日在广州南沙召开。这次以”‘新资本、新价值、新世界’:全球经济碎片化下的重振与合作”为主题的全球论坛吸引了来自各国的领导人和财经政要的关注,其中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为”全球新格局和新挑战”的讲话。
斯蒂格利茨表示,全球经济面临着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打造一个国际框架,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各经济体系的共赢,解决主要矛盾和挑战。他指出,现有的国际合作机制并不足以解决一些重大问题,例如主权争端、债务结构调整等,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斯蒂格利茨在经济领域的突出贡献使他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他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对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有着深入的研究,结合个人经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斯蒂格利茨还谈到了一些全球性的问题,例如新冠疫苗的分配不均和技术转型难题。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转型上面临着很多困难,尤其是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发展中国家难以获得疫苗。他呼吁建立一个机制,解决技术障碍,促进更多国家实现绿色技术的转型。
此外,斯蒂格利茨还指出,现有的国际合作体系并不足够有效,如G20共同框架和IMF世界银行圆桌会议等机制,并没有更好、更快地推动这个进程。他表示,所有的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都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总的来说,斯蒂格利茨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指出现有的国际架构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新的国际框架需要更好地反映贫穷国家的需求,解决诸如债务危机、技术转型和疫苗分配不均等问题。只有通过全球合作,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
在这次国际金融论坛的舞台上,斯蒂格利茨的观点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与思考。未来,我们期待看到全球各国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