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太行7″燃气轮机成功亮相,投入在深圳东南约180公里的海上油气平台。这是我国首台在海上油气平台上正式投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作为海上油气平台的动力来源,被称为海洋装备的“心脏”。
“太行7″是我国自主研制的7兆瓦燃气轮机,具有功率大、启动快、能耗低、维护简便等优点。此次亮相的”太行7″燃气轮机安装于陆丰8-1中心平台,共设2台国产燃气发电机组,并配套2套高压变压器及1套电网管理系统。
中国海油陆丰8-1平台总监岳宗领表示,目前,陆丰8-1平台电力系统已成功接入陆丰油田群电网,通过一根6.3公里长的海底电缆连接至周边平台,成为油田群的电力核心,为海上石油开采提供不竭动力。”太行7″海上平台燃气轮机的1小时发电量超过5000千瓦时,相当于500个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可以满足1座海上油气平台全部生产和生活需要。值得一提的是,与同功率燃油发电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近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此前,我国海上油气平台应用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一直依赖进口,面临采办周期长、购置价格高、维修保养难等问题。而此次的”中国方案”实现了海洋关键装备自主研发,填补了国产燃气轮机在海上平台的应用空白。
“太行7″燃气轮机着重考虑防风、减振、结构布局等海上平台专有使用需求,按单元体设计,便于安装与维护,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性能好、可靠性高等优点,能够在海洋恶劣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建设中心副总经理高爽表示:”太行7″燃气轮机在全面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主制造的基础上,较进口机组成本低约15%,设备维修成本也将大幅下降,为海洋油气装备全链条自主可控和海上油气田效益开发提供了全新路径。
此次亮相的”太行7″燃气轮机项目从2021年开始启动,科研人员针对海上使用环境的苛刻要求、防风、减振、结构布局等设计需求,创新设计理念,聚焦设计、制造、试验和维修服务多维度,在”太行”航空发动机基础上,成功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总设计师赵勇表示:”太行7″燃气轮机以航空发动机技术为依托,已完成”三轻一重”系列化产品的设计研发与制造生产,并投入多个国内能源示范项目,不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和平台化发展,提升了我国工业制造领域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已建成燃气轮机完整的研发制造产业链,形成了自主高效的燃气轮机技术创新、质量控制、运营管理等体系。目前已研发了填补国内空白的”太行7″、”太行15″、”太行25″三种轻型燃气轮机和”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可满足油气平台、机械驱动、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调峰电站等多领域应用需求。此次亮相的”太行7″燃气轮机首次实现双燃料技术应用,可以将石油开采时产生的伴生气直接作为燃料,还可以使用常规的柴油,充分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产品设计室主任申春艳表示,”太行7″燃气轮机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积累形成了数百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新规范,有力支撑